每個礦工清晨天一亮,起床吃了早飯,拎著太太做給他的便當和一頂安全帽,走到礦場準備入坑工作。
首先要走到礦坑坑口外的檢身室,讓安檢人員搜身是否攜帶違禁品火種或香菸,再從牆上取下自己的名牌(火牌),憑著名牌再走去電池室,取得自己頭燈用的電池開始一天的的礦工作業,礦業其實是分工很細,很多人員一起努力才能夠撐起一家礦業公司。
柯茂琳先生依照自己在礦業公司擔任多年礦業相關人員的經驗,歸納出猴硐地區礦業坑內簡單用語,紀錄寫成手稿,手稿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坑內各部份的名稱與介紹,第二部分是礦業坑內相關工作人員的職稱介紹。
第一部份坑内各部位的名稱包含有:
坑道、頂盤、底盤、盤膨、煤厚、傾斜、石釘、斷層、掘先、風坑、本卸、管卸、支架、坑木、掘腳根、矢木、單柱、間支架、牙、牽仔、架距。
第二部份礦坑相關工作人員的職稱:
掘進工、採煤工、改修工、打水工、機工,另還由有礦坑外工作人員的職稱:搬運工、選煤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