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猴硐礦業淺層礦坑內的「搬運拖籠」,「拖籠」是礦工在礦坑內,將「採煤面」上第一手採集的煤炭,用竹編的「畚箕」將煤炭,搬運到竹編的「拖籠」內,最後再拖至「片道」所用的一種搬運容器。由於煤炭很重,所以礦工多半是用一條繩子綁住拖籠,拖籠上再盛裝煤炭,最後再用人力方式,以「狗爬式」的姿勢,將拖籠由採煤面慢慢拉至工作面的軌道上,再將煤炭裝進礦車(礦工稱為「裝車」)。在採煤面至片道的這段距離,通常會在地上墊上竹片作為簡易軌道,由於竹片本身墊在地上容易滑動,所以會將竹片彎曲,並將竹片二端插入地中,就能將竹片固定在地上,如此一來,之後礦工就能將拖籠放在這條簡易軌道上拖出。因為減少了地面摩擦力,這樣礦工在拉動拖籠的時候,就會比較省力。所以竹子這種植物經過手工編造後,成為礦工的搬運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