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為猴硐民國50年代(1960年代)煎藥壺,早期的猴硐居民大部分都是在煤礦業相關的工作,尤其是男性很多在礦坑裡採煤,在潮濕又悶熱高溫的環境下辛苦的工作,礦坑裡空間狹小,甚至有的時候需要像狗爬式一樣的挖掘煤炭,或者是仰躺的挖掘窄小礦道上方的煤炭,所以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影響,多數人都有健康的問題。也因為做礦工或者是選煤場的女工亦或是所有和煤礦業所相關工作的人員,都是勞其筋骨的工作。
由於以前的人們感覺身體不適時,都不太喜歡去看西醫,所以生病大部份的人都是習慣去看中醫,購買中藥材來熬製湯藥,因此大部分猴硐居民家中都會有一把煎藥壺。
猴硐居民家中的婦女經常為丈夫和家人熬製中藥以強身健骨,猴硐居民許多大人也都會幫小孩熬製轉骨方,以此可看出猴硐婦女為家庭的照顧、為家人的關愛表現。
通常都是用小型的「烘爐」來煎藥,用木炭當作主要火源,生火的方式則是用削細的竹片沾上點燈的燈油來當作火種點燃木炭。煎藥壺的把手設計,可以用布包住,讓煎藥的人手不會被燙到。這種陶製的藥壺可以有效維持熬製中藥的溫度穩定度,也可以有效保持湯藥的溫度,不致於太快冷涼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