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民國30年代(1940年代)的手工衣櫃,現由柯茂琳先生收藏,在民國30年代(1940年代)柯茂琳先生的母親柯吳玉蓮女士委請住在附近專業木工的哥哥親手手工製作,在民國30年代(1940年代)猴硐地區很多人家裡是比較簡樸的,賺錢不容易且手工製作的衣櫃費時費工所費不貲,因此不會輕易花錢訂做新櫃子,通常是家中有嫁娶喜事,或新入厝或弄璋弄瓦之喜才比較願意花高昂的價錢訂作一個新衣櫃。以前的家具大都是木工師傅為客人量身打造的,材料用的好做工仔細注重品質比較實在,不像現今的系統櫃現成本品的都是統一規格,無法指定大小款式。
此衣櫃總高205公分深49公分,可以分為上下二部分以利方便搬運,左邊門上雕花是純手工雕刻,在右邊櫃門背面也有照衣鏡。櫃子的外觀是淡黃原木色材質為檜木,上層為二個大空間和三個小抽屜,有吊掛長外套及平放衣物的空間,小抽屜通常是拿來放置重要物品,像印章、地契等等;下層有三個大抽屜可以存放衣物。把手是鐵製的,其中有二個把手已損壞換上不同款式的把手,其餘部分包括外觀等..都保存得很完整還在使用。在其中一個抽屜裡還有一個小的(暗抽屜)存放重要的房契與金飾,讓偷東西的歹徒無法輕易地找到重要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