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山楓子林的今昔風華

文山楓子林的今昔風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文山楓子林的今昔風華

石碇豐林村的村名是由楓子林而來,楓子林早年以楓子林渡船頭及楓樹林為名,古名為楓仔林,此處靠近景美溪的源頭,景美溪舊名為霧裡薛溪,是由永定溪和石碇溪匯流於雙溪口後而成,而楓子林渡船頭則是淡水河流域最內陸的渡船口,掮負著石碇及坪林的貨物轉運站任務。早期先民可從淡水搭船沿著淡水河進入新店溪,沿途與當地居民進行茶、煤、染料等交易,最遠可抵達石碇楓子林,由此可見當地早期繁榮的狀態。楓子林大橋的前身為吊橋,民國72年(1983)由當地居民樂捐才改建為今日的水泥橋,橋頭並立有石碑紀念。位於北深路與楓林橋之間的八分寮福德宮,則是昔日楓子林當地老樹「楓王」的所在位置,楓王粗可四、五人環抱,為石碇特有的地標,然民國80年(1991),楓王遭雷擊後只留下如今的土地公廟,而景美溪的運輸功能也隨著公路的鋪設逐漸被取代。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新北市石碇區楓子林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009234
所在地-經度
121.642001
是否開放
撰寫者
石碇螢火蟲書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