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68年(1979),由新北樹林居民張卉汝提供。圖中張卉汝與家人到新公園,坐在新公園銅雕駿馬上的留影。台北的新公園自日本時期開始,就成為首都旁的花園,從北到南的民眾休閒也以此作為首都象徵,戰後公園內規劃大量改為民族象徵的亭台樓閣,也是關注到此空間的重要社會意義。但這匹駿馬則沒人知道是在何時又從何處移到新公園,但來往的民眾其實不在意,台灣不產馬,民間最初養馬的來源多是戰後軍艦從南京運來的,駿馬的英姿與民族象徵並不違和,因此也座落著讓孩子們遊玩時感受民族空間的營造。後有民間考證指出,駿馬似乎落有櫻花標誌,推測是日本時期的神社運來。時空轉移之下各種文化元素的拼湊,與孩子的玩耍騎乘也標示出當時世代的拼貼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