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傳統生兒觀念的影響

照片拍攝於民國70年(1981),由新北市樹林居民張卉汝(左一)提供。張卉汝是南投移民的第二代,出生於新北板橋,父母親從南投名間山中農村到台北讀大學後,便留在北部工作,進而於新北板橋創業、置產並定居。圖中是她的弟弟出生那一年,父母親抱著弟弟回到南投家鄉給讓祖父母開心抱孫的留影。張卉汝回憶道,母親受高等教育同時是個職業婦女,生弟弟那一年已經36歲,就是現在所謂的高齡產婦,雖然姐姐和她其實從小都被灌輸男女都一樣的觀念,但由於外婆常常在母親嘴邊念叨,沒生兒子會失去在夫家的地位,母親和父親商量後,還是生下這個相差六歲的小弟。民國60年代(1970年代 )以後從農村來到都市工作的女性,許多開始了職業與生活兩頭燒的天平平衡之煩惱,但仍被在農村的漢人傳統子續繼承之觀念牽引暗示著,因此面對高齡或生活壓力仍誕下兒子,民國50、60的世代(1960、1970世代)常見幾個女兒後的帶一個小兒子的排行狀態,直到當代這個傳統觀念仍隱約作用而影響著人口的結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198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