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文山煤礦磺火燈

日治時期文山煤礦礦場遺留下來的磺火燈,有著像是喇叭般的造型,第一眼看還不容易知道它是照明設備。磺火燈是礦工們進坑工作時非帶不可的工具,又被礦工稱為「礦工救命燈」,會有此重大使命不是沒有原因的,與使用電力的手電筒不同,磺火燈的構造經過特別設計,運用化學反應的原理,礦工能直接藉由肉眼觀察亮暗程度來判斷礦坑內的氧氣是否充足。磺火燈可以分為上下兩層,上層裝水,下層為碳化鈣,將開關轉開,水便會向下低落與碳化鈣反應並且生成可燃燒的乙炔,此時乙炔再從孔洞漏出,在孔洞前點火就能為礦坑照明了,若礦工向坑道深處走去,氧氣越來越稀少,此時磺火燈就會慢慢變暗,這正是警告礦工們氧氣正在減少的警訊。一般磺火燈可以用一到兩小時,除了在礦場把關安全,當地居民的夜間生活也都會使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石碇螢火蟲書屋
  • 創作者
    文山煤礦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