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末葉便開始以採礦為家族事業,基隆顏家「三世出入礦坑內」,是所謂的「煤戶」。取得了合法開採執照得以挖煤賺錢,自從礦業越來越發達,顏雲年、顏國年也不斷精進礦業相關知識技術,他遠赴外國將現代化礦業技術從西方引進台灣,文山煤礦區產量在顏家良好經營下更是達到全台第一,而隨著產業日漸壯大,無論人力、資源都愈加複雜,顏家意識到要維持這項產業發展需要更加完整的管理制度,於是設立並經營安全衛生委員會,設立委員會的意義是為了好好管理這項產業,將人力物力資源妥善安排,用現代化的方式管理、輔導礦工及幹部們,確保礦場職工的安全都受到一定程度保護,煤礦產業才能永續長存。此塊木牌現存放在三才靈芝農場,於螢火蟲書屋策畫的「礦工的女兒」展覽展出。
文山煤礦勞工安全衛生委員會從前由顏家所經營,「基隆顏家」在清代末葉北遷從事採礦便以挖煤為業。因「三世出入礦坑內」故其應是清代所謂的「煤戶」,領有官方之「執照」得以與煤田業主立約採煤。顏雲年於上述參觀「第五回勸業博覽會」,對煤礦開發有另一嶄新的見解。顏雲年,〈炭坑經營論〉,《臺灣鑛業會報》,大正4年(1915),第14期。「隨炭層之厚薄,側身採掘如兔營窟、如狸穿穴,但其得炭,炭盡則止,不必坑道廣闊多用坑木,而後收功」。此物件現存於三才靈芝農場民宿(原文山煤礦辦公廳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