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日治時期,日本當局對於台灣礦產調查發現台灣北部蘊含大量礦源後,便開始開發礦坑。礦坑的建立需要十分精細的定位,故需要經緯儀作輔助測量。
經緯儀是一種精密光學儀器,用於測量水平和垂直平面中指定可見點之間的角度。當時的用途是用於測量礦坑深度礦山開採時所必需測量,作業包括礦坑外測量、坑道內測量、坑內外連結測量、土方測量等。它們也廣泛用於建築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專門的應用。它由一個可移動的望遠鏡組成,上方由兩側鐵架所支撐著望遠鏡,並由旁邊的旋鈕決定鬆緊以調整角度,可進行水平軸和垂直軸旋轉,並提供角度讀數。這些指示望遠鏡的方向,並用於將通過望遠鏡觀察到的第一點與隨後從同一經緯儀位置觀察到的其他點相關聯。這些角度可以非常精確地測量,達到毫弧度或弧秒。從這些讀數中可以繪製計劃,或者可以根據現有計劃定位對象。
礦坑測量又因地形限制而有所不同,外坑適用三角測量,坑內因彎曲結構適用導線測量,測出坑內方向、方位角度及距離後,便可以繪製地底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