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題記錄了「公衛教育在社大」相關人士的訪問,包含培訓講師、種籽師資以及社大工作人員,受訪對象區域涵括北中南城鄉,希望在重現計劃的推廣過程上具有見證代表性,本文以社大工作人員為主要受訪族群,由來自五所不同社大的吳孟娟、張劍秋、王婕、康義成和邱靜慧與我們分享各自的經歷與感動。
本次採訪以兩大問題為主軸,分別為「公衛課程主題單元每學期有所更新,是否對民眾產生吸引力」以及「社大如何看待公衛課程,有何期待」。在課程主題的安排上,吳孟娟不同於其他贊成每學期更換主題套裝課程的工作人員,他認為單一套課程應該先重複三季,培養了基礎學員之後再開設新課程,這樣能夠繼續學習的學員才會比較多。對於公衛課程的期待,王婕期望課程能夠針對不同議題做更深入的討論,讓台灣社會的問題與現狀能夠真正結合,而邱靜慧則強調,公衛課程不應該只是單向的知識傳遞課程,在課程成功開設之後,應該更細膩的思考如何邀請學員「行動」,透過培力學員的回饋與經驗將他們組織起來,才能真正實踐具有批判性、改革性的公衛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