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社大開學》第二十一期收錄的文章,2004年10月出版,由「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成員陳奕曄所撰寫。
在考慮如何呈現「公衛教育在社大」的來龍去脈,作者想到文章的閱讀對象可能會是誰,例如社大工作人員、「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成員、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同學、在計畫參與過程中流失的伙伴們、指導教授、家人。 後來作者選擇閱讀對象為「家人」,嘗試跟我的家人說明:「我為何參與?」、「我如何參與?」、「我在當中扮演的角色為?」、「我這一年來的觀察與自我的檢討」。
本篇為《社大開學》第二十一期收錄的文章,2004年10月出版,由「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成員陳奕曄所撰寫。
在考慮如何呈現「公衛教育在社大」的來龍去脈,作者想到文章的閱讀對象可能會是誰,例如社大工作人員、「公衛教育在社大」推動成員、成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同學、在計畫參與過程中流失的伙伴們、指導教授、家人。 後來作者選擇閱讀對象為「家人」,嘗試跟我的家人說明:「我為何參與?」、「我如何參與?」、「我在當中扮演的角色為?」、「我這一年來的觀察與自我的檢討」。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