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宋長青所撰寫的農村小組聚會紀錄,聚會位於「屏東縣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以「農村田野調查」為主題,邀請各地的農村小組成員前來分享經驗。此次聚會,鍾秀梅、吳儷嬅以及邱靜慧分別帶來各自的經驗分享,最後則由宋長青報告《黃河邊的中國》一書的讀書心得。
鍾秀梅以小商品的生產與小農生產為題,試圖刻畫台灣70年代生產小商品的農家生活樣貌;吳儷嬅分享了參加名間鄉農村調查工作坊後回到屏東的對照心得,他認為除了專注在做鄉村的田調之外,如何把都市與鄉村連結起來也相當重要;最後則是今年農村學程結做出漂亮成果的旗美社大,由邱靜慧帶來瀰濃有機米生產過程的動人故事。
聚會的尾聲,宋長青擔任此次讀本「黃河邊的中國-一個學者對鄉村社會的觀察與思考」的引言人,他以四個提綱作為討論,分別為如何進入農村、紀錄方式、觀察對象是誰以及問題意識。在問題意識的延伸討論中,宋長青直接點出書中幾個關懷面向可做為借鏡,台灣能夠藉此反思當前的農村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