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大學出現的第二年開始,推動者便積極鼓吹南台灣的社大籌辦,以平衡南北教育不平衡的狀況,緊接著籌劃以弱勢者為主的教育社區大學,並在幾年後成功的設立原住民社區大學。為了替弱勢農民辦學以及減低加入WTO後帶來的農村衝擊,社區大學也開始推廣農村教育,並在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中,「全促會」正式啟動農村型社區大學的籌備工作。
台灣農村幅員廣闊、普遍教育程度低落、經濟能力差等狀況,使得在課程的規劃上困難度極高,而全球化威脅的來襲,更使得許多農民變得無所適從,因此農村教育的推廣,面臨的不只是教育問題,更需考慮複雜的社會因素與國際因素。所幸「全促會」的農村推動小組以及南台灣社大們勇敢接下挑戰,積極使地方社大與農會串聯,從農村田野調查開始,舉辦讀書會、研討會等,才逐步貼近、了解農村的特色與需求。
文末,作者也轉述了台灣農村工作先驅的呼籲,「農教的成功與否,台灣農業問題能否有出路,決不只是農民所可單獨解決的,它需要都會居民共同的了解與合作。」因此,農教的推廣絕對不只是農村社大的工作,而是全國社大都需要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