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開學》第二十期-前瞻集:社區大學推動農教的意義

從社區大學出現的第二年開始,推動者便積極鼓吹南台灣的社大籌辦,以平衡南北教育不平衡的狀況,緊接著籌劃以弱勢者為主的教育社區大學,並在幾年後成功的設立原住民社區大學。為了替弱勢農民辦學以及減低加入WTO後帶來的農村衝擊,社區大學也開始推廣農村教育,並在第五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中,「全促會」正式啟動農村型社區大學的籌備工作。

台灣農村幅員廣闊、普遍教育程度低落、經濟能力差等狀況,使得在課程的規劃上困難度極高,而全球化威脅的來襲,更使得許多農民變得無所適從,因此農村教育的推廣,面臨的不只是教育問題,更需考慮複雜的社會因素與國際因素。所幸「全促會」的農村推動小組以及南台灣社大們勇敢接下挑戰,積極使地方社大與農會串聯,從農村田野調查開始,舉辦讀書會、研討會等,才逐步貼近、了解農村的特色與需求。

文末,作者也轉述了台灣農村工作先驅的呼籲,「農教的成功與否,台灣農業問題能否有出路,決不只是農民所可單獨解決的,它需要都會居民共同的了解與合作。」因此,農教的推廣絕對不只是農村社大的工作,而是全國社大都需要共同努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君頤
  • 創作者
    林孝信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09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