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參與社區大學」是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的重點議題。分成6組,由報告人統整分享討論內容。
1. 社區大學學與災區重建(九二一民報成員李文吉),分享案例如日月潭邵族家屋重建、培訓中寮災區婦女經營植物染產業,成立中寮染坊。在學習過程中,協助災區居民在重建過程建立信心。
2. 社區大學與原住民運動(台灣原住民族勞工聯盟召集人以撒克阿復):原住民部落及文化急速瓦解的情況之下,如何透過原民部落大學去復興。原民是反對漢化,反對菁英式領導,應該是由上而下,自主建構原住民文化。
3. 社區大學與台灣農村(埔里社大守城分校副主任蔡福昌):農村型社區大學面臨幅員廣大,建設不足,招生不易,但對於公共資源取得相對弱的農村,可能扮演多元角色,包含心理層面的支持。
4. 社區大學與勞工運動(北市產總工會理事長楊俊華):勞工透過學習明白自身權益,進而可籌組工會,保障自身權益。
5. 社區大學與非營利組織(政大公行所教授江明修):「全球思維、在地行動」的目標下,如何在地化,與本地公益組織結盟,進而與世界組織接軌。
6. 傳統宗教與社區大學(國立屏東技術學院講師鄭水萍):在傳統村落,廟宇是聚落文化教育與政治經濟中心,居民向心力強。台灣廟宇既有的空間和社會資源若能轉換,會有更多宗教支援的社大出現。
六個議題都是由在地出發,從災區、農村、原住、廟宇等,想透過社大共學能凝結社區力量,由下而上的自覺,團結在地,進而主動保存本地文化、傳統、知識或是發展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