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通訊》第三期第八版-社區大學的啟蒙意義

本文作者葉永文於聆聽社大志工、學員等眾,指認彼此是因知識或權力而來到社大的辯證後,寫下此文。葉認為對話中的社大學員陷入所謂的「社大情境」,使其在社大場域的思辨、行動,框限於特定的論述當中,而這樣的特定論述又源自於學員理解、想像的社大面貌。

社區大學草創之初,由台灣社會當時各界的社運、教改工作者入列組成,其後更有來自百工百業的廣大社會群眾加入,顯示這條社會運動之路本不是一條清晰的大道,而是眾人一再想像、辯證的彎曲路徑。

如何在社大的討論場域,保留讓多元聲音進入的彈性空間,同時警覺自身結論先行的政治正確,可能扼殺眾人參與社大下一步走向的機會,是社大的重要價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喻晴
  • 創作者
    葉永文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0/03/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