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導刊載於2002年3月1日出刊的《社大通訊》第二十二期第一版,根據內文,原定於當年3月2日舉行的「社區大學與通識教育」研討會,因籌備不及將延至6月8日辦理。這場研討會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與通識教育學會共同主辦,是「台灣高等教育兩大改革團體」的第一次互動,推動通識教育的靈魂人物黃俊傑及社大精神領袖黃武雄皆將出席。
在台灣,社區大學與通識教育有著頗為深厚的淵源,不僅推動者如黃武雄、蔡傳暉、林孝信等有所重疊(林孝信於2004年籌組《通識教育通訊》,也就是現在的《通識在線》雜誌,文山社大創校主任蔡傳暉亦曾擔任總編輯),其理念也相通,如林崇熙於〈從通識2.0到社大2.0〉(刊於2017年7月出刊的《通識在線》第 71 期)寫到:通識教育與社區大學,都以養成博雅的、全面的,能夠統合各種跨領域知識來解決問題的人為其基本精神。然兩者後來的發展分屬高等教育與終身學習不同體系,所形塑的課程型態不同,對話的機會也變少。近年來,社區大學開始思考「社大2.0」的新型態,並嘗試想借鏡許多大學的課程改造經驗,同時國家亦有越來越多的計畫在引導大學走入社區,大學也開始與社大合作從事在地實踐的任務,甚至是直接成為社大的辦學者,這些背景都是連結兩者再次交流的新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