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錄於2000年2月1日出刊之《社區大學全國通訊》第二期第二版,由時任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林孝信撰寫。文中提及,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被少數菁英掌握,反而形成許多「知識文盲」,此時「知識解放」被具有反省力的社會學家、教育學家,乃至致力打造合乎社會正義之體制的社會運動家及社區工作者所提倡;而二十世紀,由杜威、林德曼等人所奠基的成人教育理論基礎,到近三十年巴西Paul Freire所實踐的解放教育工作,當中所講求的—讓學員自覺擁有社會改造能力、師生平等對話的教學法,都與知識解放的精神不謀而合。
林認為,成人教育是去體制化、去學校化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它的實踐保有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有存在的必要。成人教育擁有以下兩個特點是體制學校教育所欠缺的,這同時也是成人教育為何更易達到知識解放的原因:一、成人具備學習的自主性。二、成人的社會經驗往往反映他們在政經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當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照、檢驗這些經驗,這種知識與經驗的來回互動將能激發學習者更能身體力行地實踐社會改造。
文末提及,在台灣,以知識解放為目標興起的社區大學將面臨的三個挑戰:一、具備合適教育觀念和經驗的師資不足。二、台灣尚缺乏對社會體系的深刻反思與批判。三、將高深知識從少數專家中解放出來,是一個高難度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