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開學》創刊號—存在就是價值—農村型社區大學設立的目的與意義

  台灣第一間農村型社區大學,即現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由台灣文學作家鍾鐵民創辦。本文是由鍾鐵民和當時從事高雄社區大學研究的洪馨蘭共同寫成,說明農村型社區大學設立的目的及意義。

  農村以血緣和地緣關係構成,連結關係緊密、情感交流密切,並且有豐富的傳統根源與基礎產業經濟,是「文化的母土」。也因此作者認為,農村社區大學與都市社區大學在價值觀上截然不同,從服務農村、立足農村,期許能夠開始重新凝視農村,並且向農村學習。

  作者提出「捲入」農村社區,須以新的思考重新看待社區大學的課程。提出三點特別之處:一、針對農村居民的學習歷程,會期待教師更多思考、調整教案,不過也促成教學相長。二、針對農村的生活型態,課程中導入更多樣化的生活藝能。三、針對居民以血緣、地緣的組成關係,期望透過結社、課程交流促成「社緣」(社群)時代。

  「存在,就是價值。」社區大學走入不同型態的社群生活,讓社群有了新的凝聚、交流及碰撞的機會,就能擁有無限的可能。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奕辛
  • 創作者
    鐘鐵民、洪馨蘭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2/12/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