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開學》創刊號-從社會實踐中解放知識

本文前半部分以「知識解放」的面向檢視台灣「後社會運動」中不走上街頭、利用政府資源進行改革的模式是否已經觸礁;後半部分則提出社大的存在意義與未來方向。

解嚴初期社會運動曾經相當盛行,隨著民進黨的上台這場民主化運動告一段落,然而,看似已完成的社會改造期待被近日頻繁動員的社運風潮所刺破。以改革者自居的執政黨推動若干政策,弔詭的是民眾卻發起反改革之運動,似乎社會運動走向反改革的保守行動。

文中以九二八教師大遊行和一一二三農民遊行為例,指出弔詭的根源來自未深究的改革內容,被抽象化、概念化的改革,受理想主義的道德光環所圍繞,阻礙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了解。

為了具備對現存社會的分析與判斷能力,改革者必須具有知識,但多數改革者的知識來自體制內,缺乏指導社會改造運動之功能,因此以知識解放為宗旨的社大成為提供社會改造知識的重要一環。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君頤
  • 創作者
    林孝信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2/12/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