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培慧自2003年擔任永和社大原住民文化社的社團顧問,從自身教學經歷的反思出發,表達對解放教育的看法。
解放教育的實踐過程並不如預想中的容易,促進學生討論、師生對話並不是一蹴可幾之事,蔡培慧自省得出三個原因:第一是其對自我的限制,難以處理衝突、尖銳性的對話。第二是社員受既成社會脈絡影響,難以跳脫框架,形成進步性的討論與互動。第三教學過程提供異於主流的觀點,仍是存在某種知識移轉的效果。
蔡培慧反省實踐,進而提出個人的理解,認為解放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意識化」。首先,需打破教師的立基於知識的權威性,從「知識建構」層面,理解教師權威的解放,才可能讓知識不再單向傳授。再來,需要意識自我思維的迷思,脫離個人安全的自我認知之後,較可能追問公平、正義與真理。
蔡培慧提出「除魅」作為個人從事教育的先決條件,雖會面臨「道德焦慮」的內在困擾,但突破制約才得以重新建構,追尋不同文化型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