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楊志彬所撰,記錄來訪台灣多所社區大學後的感想,並比較台灣與日本社會教育的差異。
首先,由於日本的社教多以婦女和高齡者為主要對象,致使許多在職者缺乏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近年社教系統走向僵化、死板的狀況,則讓作者感嘆臺北社大加入台灣社會特色的作法,實在值得日本學習。
其次,面對全球化的來襲,過去人們透過學習知識來解決問題,如今若不學習,連意識到生活問題的都有困難,因此終身學習應該被更加重視;工業社會所帶來的社區人際關係崩潰則是另一個重大議題,在這樣的狀況下,社大為社區的居民們帶來發展新人際關係的機會。
最後,近來日本越加重視都市內分權,若社區大學能提供居民學習和建立關係,便有機會成為社區治理的核心場所,未來面對生活中的紛爭,人們得以在互動中形成新的網絡來解決問題,避免了抗爭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