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國際成人教育的發展看台灣社區大學的意義

本文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林孝信所撰,介紹國際成人教育風潮的發展並以197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成人教育建議書要點,審視台灣社大的推動狀況。面對全球思潮轉向,台灣是如何長出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社區大學,儘管慢了半拍卻具有相當的國際意義。

成人教育可追朔到十九世紀,歐洲國家因為需要知識水平高的勞工,因此開辦成年人的教育機構,直到1970年後,成人教育才普遍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此時的社大延續了六零年代的社會運動與反戰運動,人們追求知識解放、社會改造,而後隨著科技革命、全球化的影響,新保守主義來勢洶洶,成人教育的發展在兩股思潮間擺盪前進。從教科文組織的成人教育建議書要點來看,其重視批判問題、社會變遷和生活的信念與台灣社大教學內容相近。

1970年世界思潮走進反省與批判的年代,台灣則還處於戒嚴時期,直到1980年末解嚴後,思想解放才帶動了整體思潮與社會運動的崛起,躲開了國際潮流轉向保守時期的同時,意外的創造了戰後台灣社會運動的春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琇雯
  • 創作者
    林孝信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12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