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活出自己,善盡社會責任(上)—板橋社大的回顧反思與前瞻

社大籌設之初黃武雄的「知識解放」和「形塑公民社會」兩大理念被廣泛認同,儘管目前各校的基本精神、創校目標和策略有差異,但其對於改造社會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各校經常抱怨招生困難,作者指出社大師生忽略的關鍵,如缺乏社經基礎或是育兒壓力,使得許多有興趣的人無法前來上課,對此社大有義務走出校園主動協助這樣的人加入,邀請他們一同加入社會改造的行列。

最近兩起大型的社會運動「非戰家園全民公投」和「守護淡水河行動聯盟」,正好可以作為社大與社區居民之間搭起橋樑最好的實踐教材,透過公民論壇與師生對話,將平日缺乏聯繫的社大聚集起來,在共同目標上將最初的理念落實在改造行動之中,藉此也對社大未來的目標進行反思。

對於社大是否應該具有共同目標,作者認為既然社大創立的終極目標都是建立一個理想社會,為了加速改革的速度,應該找出最關鍵且迫切的議題,共同擬訂改革目標,這樣才能發揮社大的影響潛力。人們作為獨立個體又是社會的一份子,本文也討論了作者認為所有人均有義務承擔的三項社會責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琇雯
  • 創作者
    張則周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12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