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社區大學的國際意義

自1970年代起,成人教育開始在全球受到重視,台灣的社區大學也在相似的因素下產生,普遍的國際成人教育受到九零年代保守主義的影響而轉向發展技職教育,台灣社大則因延續了在地社會運動的精神,堅持較高的理想主義,這項與國際社大的差異受到國際成人教育專家p.Cunnigham的肯定。

我國成人教育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法制化的尚未完成,讓直至今日所努力的社大成果均缺乏適當保障;而在沒有公部門支持下,由民間團體招標辦理的模式,則讓社大難以推動長久的規劃和學校特色。更核心的問題則在於,我國當前社大仍缺乏系統性的課程內容討論、規劃以及嚴謹的聘任師資的辦法。

儘管如此,在辦理學的同時仍須勿忘「全球思維,在地行動」,保持全球與在地的辯證關係,唯有如此才不會在埋頭努力之際,忘記注意台灣社區大學的國際意義。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琇雯
  • 創作者
    林孝信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12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