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爭於我如惡靈

對於一般人來說,戰爭似乎僅有在看見報紙上的照片、電視中的轉播或是影城外的海報時,才會想起好像還有這麼一事的存在。然而,對於作者而言,戰爭本身以及所帶來的影響是難以忘懷和抹滅的,即使是跨越了不同人的人生,經歷幾個世代的變遷,戰爭所留下的傷口依舊止不住血。

作者父親經歷了日本統治、國共內戰,一聲「緊急集合」從此與妻小失散將近半世紀,道別也來不及說,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便是四十年之後。一輩子也弄不明白的事情很多,在徐州會戰中「為什麼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通通都不是日本人」只是其中一個。

淮海戰役之後,國軍敗退至台,滯留在大陸的作者父親為原住民,因語言障礙而難以就業,相較於台灣兵更為弱勢,多年後回台,還必須面對早已被註記死亡的身份問題以及國防部橫加阻攔的國賠。

然而,戰爭所帶來的傷害,並沒有在作者父親身上就畫下了句點。作為戰後第二代的作者,除了受令不得回台、十年內不得考公務員之外,文憑不受承認的狀況,更是剝奪了他許多發展機會。僅能在打零工和當流浪講師之間苟且偷生的日子,以自身經歷為出發,他認為大眾對於戰爭的無感與麻木,正是影響到台灣每一個人權利的原因。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莊琇雯
  • 創作者
    米甘幹.理佛克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4/1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