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第一所成立的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的主任蔡傳暉,提出建立具有改革意識的成人教育傳統是推動社大無法偏離的道路。
社區型的成人學習資源在歐洲歷史悠遠,作為補足弱勢族群的教育資源,一直擁有學費低廉、國家負擔主要營運經費的特點,教學上則重視以通識課程的方式施行「公民教育」。在歐洲,諸如德國的民眾大學(由縣市政府直接或間接辦理的成人教育機構)、英國的成人教育均致力開闊民眾視野、強化個人與社會連結、了解自己並更全面深刻地參與生活,150年前歐洲高等教育之父—丹麥的教育哲學家葛倫特維希(N.F.S Grundtvig)提出要避免革命發生就必須讓人民分享政治權利、參與公共事務,而高等教育機構的目的就是培養人民分享權力的能力。
社區大學的成立理想接近歐洲成人教育的傳統,是以形成公民社會的社會重建為目標,具改革意識的社會運動,可以說社大的教育目標便是養成現代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