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社論的形式刊載於2001年7月1日出刊的《社大通訊》第十四期第二版,當時全國已有三十多所社大,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的重要組織者—林孝信,亦將此社大發展階段定調為跨越草創期的「從普及到深化」;他認為當一個運動開始壯大時,就可能是違背運動精神、「庸俗化」的起點,故社大集體應在此時針對「課程規劃」開展兩項工作,以在數量持續增加的社大間維持一定的辦學品質,避免某些社大在「各校自由發揮特色」的空間裡怠惰對自身社大辦學工作的批判與反省。
這兩項工作分別是:一,建構與改進可頒發學分或文憑的課程,提升此類課程的品質,但不必以制式大學的課程架構為標準,社大應有自己的特色。二、針對可頒發學分或文憑的課程,在社大間建立一套如通識課程般的「核心課程」,讓某些類型的課程成為學員的必修。
林孝信不只將此列為當年度全促會的重點工作(可參閱《社大通訊》第八期),也應用社大通訊或許多場合管道向社大界拋出此議題,希望能建立起社大的共識。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