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開學》第十二期—從環境變遷論述在地性全球化下 台灣農村型社區營造的契機(下)

  台灣進入21世紀以來便面臨需多挑戰,其中又以台灣農村所面臨的挑戰最為劇烈,而如何以正確方式回饋農村,作者王敏州提出了三個思考方向,分別為「生物多樣性的農村營造」、「高效能的農村型營造」與「全球化下在地農村競爭力」,期待能為農村注入活力。

  王敏州借用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認為農村應以生態多樣性發展,才能達到永續經營,而高效能的農村型改造則著重在農產品的產銷改良上,王敏州認為只有營造出地區產業的據點,如農村生活型態展示等,才能從容地應對全球化下強勢經濟體的逼迫。

  最後,王敏州確信台灣農村仍有不錯的發展潛力來面對全球化競爭,但絕不可急功近利,應以長遠計劃為主,去更深刻的認識腳下這片土地,思索對於土地最好的方式,讓農村被珍惜的開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奕辛
  • 創作者
    王敏州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3/11/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