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21世紀以來便面臨需多挑戰,其中又以台灣農村所面臨的挑戰最為劇烈,而如何以正確方式回饋農村,作者王敏州提出了三個思考方向,分別為「生物多樣性的農村營造」、「高效能的農村型營造」與「全球化下在地農村競爭力」,期待能為農村注入活力。
王敏州借用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認為農村應以生態多樣性發展,才能達到永續經營,而高效能的農村型改造則著重在農產品的產銷改良上,王敏州認為只有營造出地區產業的據點,如農村生活型態展示等,才能從容地應對全球化下強勢經濟體的逼迫。
最後,王敏州確信台灣農村仍有不錯的發展潛力來面對全球化競爭,但絕不可急功近利,應以長遠計劃為主,去更深刻的認識腳下這片土地,思索對於土地最好的方式,讓農村被珍惜的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