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開學》第十二期—轉化教育在菲律賓

  本文作者為IBON基金會編輯與媒體供稿人John Paul E. Andaqig,他指出菲律賓的教育隨著政府推行經濟自由化政策,並積極加入世界組織中面臨商業危機,讓教育部門被形塑成以增加私人利益為主要考量,而非以培養國家未來勞動力所需技術、願景出發,要扭轉這樣的局勢,唯有轉化教育能做到,在轉化教育中,學生應是教育過程的原動力,而教師則能適時發揮促進學生自我實現的關鍵功能。

  作者期望透過IBON基金會中的研究計畫,通過持續提倡民族主義與全民教育,讓學生成為邁向工業化與經濟發展的動力。作者提到,菲律賓的教育長年缺乏政府的支持,加上商業化與私有化使得貧窮的孩童,越加不容易獲得教育機會,儘管憲法保證基本教育是免費的,但大部分的貧窮菲律賓民眾仍沒有機會接受教育。

  他強調,教育作為一個社會機構,應訓練人民成為有生產力的社會成員,教育雖不是工業發展的萬靈丹,但教育的目的在終結貧窮、去除封建社會結構與新殖民的控制。因此教育的轉化就顯得相當重要,它能讓年輕人成為具有意識的行動者,提供學生批判思考的能力,激勵學生養成社會意識,走向社會行動。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奕辛
  • 創作者
    John Paul E. Andaguig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3/11/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