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紀錄探索衛生運動在台灣社會的可能性,由成大公衛所教授陳美霞、成大公衛所助理教授許甘霖、中華民國學校護理人員協會理事長劉秀枝和協會幹事王芝安,以及成大公衛所研究生。偕同林孝信、賈維平、鍾秀梅、盧奕義、羅桂美、李鎮邦列席討論。
林孝信先點出公衛體系的兩大問題,一、預防比太低、治療比例太高。二、醫療商品化嚴重。而描述社大培育一批公衛教育的種子師資到各社大上課,推行「公衛教育在社大」的運動。而陳美霞回應其說法,認為需要具有某種政治訴求要求政府改變才是「社會運動」,要說公衛運動達到運動的層次可能還言之過早。兩人針對公衛運動與社會運動的比較有不同的意見,也進一步參考其她與談者意見。
接續談論公衛體制的發展,由王芝安分析SARS期間面臨的兩個問題,跟著提出台灣醫療體系存在的相關勞動條件問題。而許甘霖又針對公衛教育在社大的發展,提出需要更進一步的整合,鍾秀梅、李鎮邦分別分享動員美濃社區居民反對水庫、提反蘇花高議題的經驗,做為參考。
最終總結會議的討論,林孝信提到許多問題未觸及,像是第一線工作者執行問題、時間配合壓力問題、招生問題且還有理念層次的問題,總歸運動必須以教育為手段長期進行的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