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課程要適合農民需求與特質

作者為香山社區大學農業類課程的講師,參與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有感,而書寫本文。作者關注農業型社區教育相關議題,從研討會的觀察提出想法,認為社區大學除了擔任推手、仲介角色,也應擔負起教育農民的責任。

作者以其開課經驗說明,課程實地參與學員為農民者,不到十分之一。值得反思社區大學對於農民的意義,而也提到社區大學一反現今教育體制「重理工而輕人文」,反倒傾向「重人文而輕理工」。雖具有與教育體制互補的特性,但作者提醒,若要開設以農民為主體的課程,則需要重新思考調整。

作者點出開發相關課程,需要了解農民學習特質、需求與背景,也特別提到上課時間須配合農作,才得以達到教育的目的,呼籲社大為地區農民提供對應的教育資源。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奕辛
  • 創作者
    何青蓉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3/06/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