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13日聯合國啟動「識字十年」,指出相互關聯的社會,識字是溝通的關鍵,同時也是人權,但直到現在,無論是國家或是國家在識字率上的努力仍有待加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1965年起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識字日,匯聚各國政府與NGO的力量,致力於全球識字的推展,更在2000年啟動人類第一個成人學習週的活動,只因全民識字是人人終身學習的基礎,也是個人與社區獲得權力的工具。
聯合國認為識字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一步,是有效參與21世紀社會和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手段,而識字十年的觀念在於以雙軌辦法,同時採取正規與非正規教育滿足所有人的識字需求,更必須按照各國的文化背景,結合當地社區與在地發展脈絡一致,提供最適切的學習管道。
由於識字涉及個人不同層次與社會發展階段,因此識字工作必須是多部門的整體性經濟、社會和文化政策,並體認到母語的重要性,在必要時提供多種語言知識。同時,政策執行中也應確保在公平底下滿足所有人的學習需求,讓所有人都能有機會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