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大開學》第十期—我們為什麼堅持出來反戰?從「反對英美攻打伊拉克戰爭聯合行動」談台灣反戰運動的發展

  911恐攻後,美國總統布希向恐怖主義宣戰,將多個國家含伊拉克在內列入邪惡軸心國,並以發現海珊政權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名,發動伊拉克戰爭,企圖推翻海珊政權。而在美國發動戰爭的同時,全球也發動反戰運動,抗議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2003年2月15日,各國反戰人士發動示威運動,其中以歐洲規模最大,約有300萬人參與,而台灣卻只有500餘人在美國AIT旁示威抗議。

  相較於現今台灣社運滿地開花的盛景,2003年的台灣社會仍普遍認為社運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鼓譟。台灣在參與反戰的社運上,民眾參與度偏低,若不想遺忘戰爭所帶來的教訓,就應建立起民眾對於戰爭的認知是與我有關的。而要如何建立起民眾的認知,社大則已著手規劃一系列反戰課程,希望以全球化的觀點、帝國主義等議題切入。

  但要建立起民眾的認知,並非一蹴可及,首先就要面對如何讓一般民眾「知道」訊息,而網路電腦若能妥善使用,就是一個很好的發聲工具。而社大在反戰課程的開設上,應避免太過抽象的名詞解釋,也可從議題的帶入或短期活動的推動,帶動學員的討論,為他們拓展視野,相信民眾的思辨能力。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奕辛
  • 創作者
    陳怡文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3/09/01
  • 媒體類型
    報紙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