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74年的師範生

照片拍攝於民國63年(1974),照片提供者方紅哖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同學在校門口的合照。台灣早期的師資培育制度採一元化,師範大學負責培育中等以上的學校師資,師範學院負責培育國小及幼稚園師資。亦即,如果志願到學校當老師,一定得先就讀師範體系的院校,若就讀其他大學學生,也得通過師範院校的培訓才能作為師資的補充人力。且當時師範體系學校皆採公費方式免費就學,由政府教育管理單位統一分發。許多當時農村會念書的孩子,通常會因家裡經濟不佳而選擇到師範體系就讀,公費以及保證就業是對擔任老師的社會印象。一元化來的師範專科學校直到解嚴後,教育改革團體開始討論師資培育的僵化,在民國83年(1994)修正師資培育法後,師範體系以外的大專院校才得以取得培育師資的可能,公費與統一分發成為過去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7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