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畢業旅行中的台灣認同

照片拍攝於民國60年(1971),由新北中和居民顏昭陽提供。這一年,顏昭陽(從左算起第三位)十六歲參加後龍國中的畢業旅行,第一次離開苗栗見識台灣不同的風景。戒嚴時期的國中小教育,目標以復興中華民族,以及光復大陸失土為課綱準則,所以一般國中小學生所閱讀的地理與歷史多以大中國為內容。所以當時學生認識台灣地理與風情的方式,往往透過畢業旅行,與同學老師一起搭車到台灣的特色地點。安平古堡是台灣將近四百年的歷史古蹟,又稱奧倫治城(荷蘭語:Orange)、熱蘭遮城(荷蘭語:Zeelandia)、王城(閩南語:Ông-siânn)、安平城或臺灣城,位於現今台南,曾是1623年荷蘭人所建的要塞建築,爾後歷經改朝換代,清明朝政府、日本政府到國民政府來台,這座堡壘累經重修,仍敘述著台灣島在太平洋島嶼上的重要位置。在民國72年(1983)列為台灣一級古蹟之前,仍是許多學校畢業典禮的參訪重點,也是早期世代認識台灣啟發認同的關鍵。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197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