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地點未知。一名石匠師傅正在雕刻墓碑。漢式墓碑的雕刻有特定的格式,墓碑正中央會以直書刻出的該名墓碑主人(往生者)的身分及姓名,在墓碑上緣則會刻上該名往生者的祖籍,右下則刻上往生者逝世的時辰(庚子年夏,從此角度看不到詳細的時間點),左下則會刻上立此墓碑的人及亡者與此人的關係(尚未刻出)。傳統習俗中,認為人死後入土為安,因此若有人往生則會行土葬,每逢清明節時則會到墳墓上香、掃墓,現今居住在城市裡的人若往生後,往往都是行火葬,入靈骨塔中。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