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之教授的「中流砥柱」作品,創作於1979年,材質為青銅,高21台尺。
「中流砥柱」作品為目前全亞洲最高的蔣中正立像,塑像以右手執帽、左手執杖,面帶微笑,猶如行走在大風中,栩栩如生,象徵不畏時局艱難,中流砥柱的救世精神。
魏立之教授以蔣中正先生俯瞰整個石門水庫園區的角度來構思,曾數十次考察石門水庫立像所在的地理環境與風向,力求藝術表現與環境兩者合而為一。在雕塑技巧上,魏立之教授認為流暢表現面部表情,以及處理動態情境中馬褂下的肌肉結構,是對自己雕塑生涯的挑戰,為了展現蔣中正先生的神韻,作者設計了面帶微笑的生動表情與迎風飄逸的馬褂衣襟,給予觀者視覺上的真實感受,不僅賦予了雕塑一種生命力,也以靜態雕塑成功地呈現了動態姿勢。
此作品是以22噸的陶土與5噸青銅所打造,青銅近塑造此雕像時,魏立之教授全心投入創作,廢寢忘食,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特別是工作接近完成之時,靠近大型塑像時只能看見局部的問題,許多部分需要遠觀才能看出塑像需要修改的細節,為了可以看見整個銅像,越接近完工階段,魏立之教授為了求作品的完美,每天上下樓梯不下五六十次,在此階段,魏立之教授認為紀念像應走向藝術化,他將王雲五先生所贈的「靜而猶動、象卻勝真」墨寶做為座右銘,並追求與泥石為伍的傳神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