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由從新北市平溪區遷居到新北市板橋區的胡玉梅提供,拍攝於民國79年(1990)的照片,畫面是平溪十分寮地區的普渡活動,玉梅帶著女兒們回娘家,也順道到普渡地點參加這個在地的社群活動。參加在十分國小內進行的中元節普渡。平溪十分寮當地的普渡有著強烈的社群特質,除了各家戶自己的普渡外,還需要參與公共的普渡,需在媽祖廟和地方辦理普渡活動。既然是公共的普渡,當然需要有主辦者,媽祖廟普渡活動的主辦者稱爐主,地方普渡活動的主辦者稱頭家,十分寮五個村都必須輪流擔任爐主,輪值到的村中有意願擔任爐主的需在媽祖廟前擲杯角逐,得越多聖杯者表示媽祖的首肯,得以主辦媽祖廟的普渡。而每個村則各選頭家,於地方的普渡活動提供國小祭品。頭家有權向村里每戶收取丁錢(每戶的人頭名冊則掌握在媽祖廟裡),玉梅回憶道,家中兄長都很早離家,她母親都會記得幫不住平溪的兄長繳丁錢。照片中的普度活動是屬於地方的活動,普渡時會有法師誦經並巡視,巡視路線是固定的,但絕不會漏掉媽祖廟、地方普渡場及各家戶,每巡視一次,各地得稍一次紙錢,三巡紙錢之後才算禮成。玉梅在這樣的年節總會帶著女兒們回娘家參與,生長在城市的孩子們對活動感到新奇且熱愛回外婆家,對玉梅而言,這些活動的參與則是她與地方的感情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