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地點未知。陰暗的廠房中,工人正將高溫熔鐵倒入模具中。此區域似乎沒有窗戶(或是遮蓋住),光線相當的昏暗。熔鐵爐一旦溫度降下便得重新加溫,若要使冷卻的爐子加溫到可作業的狀態得花上不少時間及燃料,相較之下用於維持溫度所耗費的較少,因此鐵工廠多半會持續地加溫,令爐子隨時保持在作業溫度,有熔爐的區域也會比較熱。鋼鐵產業鏈中,除了有大規模的鋼鐵工廠外,亦有小規模的工廠,小工廠多半是由一個家族或是幾名合夥人共同經營,經常是廠主、合夥人同時也是做工的人。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