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淡水崎仔頂的「紅樓」,在民國50-80年代(1960-1990年代),外觀並不是今日所見的紅磚,而是用洋灰包覆,外表漆上黃色塗料的「黃樓」。
紅樓始建於明治32年(1899),是淡水崎仔頂著名建築。從八里方向看望淡水,河岸山坡上最顯眼的西式建築。
紅樓的屋主,迄今已歷經三代。首任屋主為船頭商人李貽和,船隊往返廈門與滬尾,事業有成,於家鄉購地蓋起洋樓。但他只在紅樓居住十四年,即因船隻碰撞擱淺,航運事業受阻,被迫售屋。
第二任屋主為台北城內洪以南家族。洪家擁有城內大批祖地,先祖洪騰雲曾捐銀地作為考棚,清政府頒「急公好義」牌坊,於今衡陽路(後因道路拓關,今遷移於228公園內)。洪以南愛好書法詩詞,遷移至滬尾後,曾任淡水街長(1914–1925)一職。政商關係十分良好,為滬尾聞人。他將紅樓命名為「達觀樓」,名顯一時。紅樓也成當年滬尾街長官邸。
第三任屋主則為德裕洪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