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楊三郎畫室 三層厝與重建街交會處

楊三郎為加蚋仔(今南萬華),後居於永和網溪、大稻埕、淡水等地,年輕時至日本學畫,昭和2年(1927)就讀關西美院三年級時,父親楊仲佐替他的畫作「復活節時候」報名參加台灣美術展覽會,與李石樵、李梅樹、陳澄波、顏水龍、廖繼春等名畫家同時入選。

昭和元至3年(1926-1928)楊三郎利用暑假自日本返台時,來淡水福興街(衙後街,今三民街)借用一日本宿舍,充當畫室,並偕日本西畫家在此作畫。若干愛好美術的淡水青年前去習書、作畫,是為淡水第一間西畫畫室。該建築已拆除,現作為停車場使用。

昭和19年(1944)因戰爭空襲,楊三郎夫婦疏開到淡水居住。同時,應畫家陳敬輝之邀,楊三郎也曾在淡水高等女學校和淡水中學校教授美術。此時楊三郎租屋於今紅毛城下方停車場位置,該屋舍也已拆除。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以倫
  • 創作者
    不詳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