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樓,位於今淡水區三民街四巷口的階梯上,清光緒元年(1875)由馬偕博士學生嚴清華所建,曾是淡水著名豪宅洋行,也是近代畫家最愛淡水建築物。
建造淡水白樓屋主嚴清華,是馬偕博士來台所收的第一個弟子,後成為北台灣第一個台籍傳道師及牧師,更是北部基督長老教會關鍵人物。順著山勢建成的白樓,共有二層樓、四面拱廊陽台,可以看到淡水風光,外牆白灰因而得名,外觀具西洋味,屋內也有壁爐。圍牆設計成波斯形山門,門額外寫「受天祿」,內面則是「富貴春」三字。於明治年間經營淡水內河及島內航運的辦公場所,爾後輾轉易手淪為隔間出租的大雜院,曾遭到大火祝融而日益破落,於民國81年(1992)拆除改建公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