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淡水第一街 重建街

根據淡水重建街老一輩的敘述,嘉慶元年(1796)福佑宮落成,滬尾居民由廟前公館口一帶,往北方丘陵發展成街,即是今日重建街的起源,是滬尾第一條商業街道。當年稱為「九崁街」,相傳是一位泉州商人,來此開了九間店家,「崁」有店家之意,故此地稱為九崁街,一直沿用到日治時期結束。

與九崁街平行,百年前也發展出一條米市街,米店、碾米的「土礱間」聚集,也是當年在地金庫所在。

道光、咸豐年間,九崁街往北發展到「城仔口」,米市街往西發展至布埔頭、後街仔,成為今日規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蔡以倫
  • 創作者
    周明德授權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