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移動的垃圾山

移動的垃圾山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照片拍攝於民國94年(2005),這是新北林口腐植土場與周邊登山步道的地圖。新北自民國60年代(1970年代)大量的城鄉移民逐漸進駐,成長的都市意味著成長的垃圾,在焚化廠等垃圾處裡設施未足量規劃興建之際,民眾垃圾與小型工廠廢棄物都往大漢溪丟棄,數十年後形成當時為地方戲稱的垃圾山,沿著大漢溪沿岸移民聚居城市三重、板橋、土城、新莊、樹林堆放,三、四十年來河岸邊的垃圾已呈現腐化或半腐化狀態,而稱為腐植土。從民國81年(1992)開始,垃圾山移山的工作逐步展開,新北市政府(改制前為台北縣政府)規劃林口用地,將所有腐植土清運到林口腐殖土場,進行垃圾分類再利用做為綠化的覆土,為時12年,直到民國93年(2004)才全數清運完畢。垃圾山的形成與移動是活生生的新北移民歷史一部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張蕙雯
貢獻者
時間起
2005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