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區廣告的變遷

照片拍攝於民國94年(2005),是板橋浮洲地區廢棄公用空間建築的景象。浮洲地區位於板橋市中心的邊緣,低地價、低消費使得負擔不起中心都市的城鄉移民落腳此處,家庭式宮廟密集象徵著高度的社群連結,常見的簡易鐵皮架設的家庭式加工廠與資源回收場則凸顯本區低度經濟景況。各類小生意店面運用高度的社群連結以口耳相傳方式行銷,偶爾常見如圖中搬家、招工或是理髮店(剃頭店)的宣傳掛於無所有權的牆上。這是早期移民落腳的社區行銷方法,隨著都市化對於市容的要求,環保清潔隊固定清理這類所謂的違法宣傳,並將各種社區傳單規劃進公用公佈欄,納入各鄰里辦公室的管轄和社區公用基金,管理的細緻化瓦解社區居民的互動需求。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時間起
    200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