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拍攝於民國95年(2006),是台北縣(今新北市)板橋大觀國小與板橋社區大學合作的藝術創作體驗營中,六年級學生在一學期的課程中與在地藝術家共同發想創作,學習比例圖繪製,為校園的閒置空間找出可能性。大觀國小位於新北板橋浮洲地區,位於板橋市中心的邊緣地帶,是大漢溪和湳仔溪地沖積地,早年當地景觀有著濃厚的戰後意象,圍牆高聳的退輔會、榮工處、台北紙廠以及學校機關、鐵皮屋搭起的小型工廠,與板橋市中心現代建築代來反差的意象。板橋社大帶領居住其中的城鄉移民新世代,試圖通過藝術形式討論未來空間願景,六年級的學生們紛紛發揮想像力來看大觀國小與其他空間的關係,關注自己居住地的空間,了解形成空間的歷史因素。民國102年(2013),大觀藝術教育園區概念被提出,大觀國小率先打掉了圍牆,將親子與社區的概念融入國小空間。移民的城市逐步通過人民的參與找回地區的詮釋與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