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記憶長巷

圖片所在地是位於關西鎮中正路,拍攝時間是2018年(民國107年)。這條窄巷大約60公尺長,存在已超過百年(截至2019年12月),是早年繁華的石店子新街通往東泰戲院的一條捷徑,是當年許多年輕人看完電影談情說愛的小天地,也是上一代人不可磨滅的生活印記。當初此巷有一座隘門,是抵禦原住民入侵所建,這是中國傳統建築之一,為相當普遍設置於村落或城市街道巷弄中的防禦建築。形式有磚石造的牆門及單開間的門樓,平日入夜後即行關闢,以確保居民的安全。就功能上,隘門除了可防止盜賊外,也有防範族群衝突的功能。在台灣,隘門型式傳自客家或閩南傳統建築居多,主要功能除了阻止盜賊進犯外,也預防了族群械鬥。此巷弄的隘門,大約1961年(民國50年)拆除。記憶長巷,是一條充滿記憶的歷史長巷。2017年(民國106年),經由新竹縣關西鎮鄉土協會-萬金蓮老師出刊一篇愛情故事「阿木伯初戀回憶」,之後關西高中張秉正老師改編成微電影「印刻少年」,再由駐村藝術家鄧堯鴻先生與在地居民等的藝術創作,從此這條大約60公尺長的巷弄有了溫馨的氛圍。巷子地板上的彩色花磚,細數總共72塊,步步象徵當初年輕男女初戀甜蜜滋味,牆上粉筆作畫月老,或許都代表著上一代人不可磨滅的生活印記。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新竹縣關西鎮中山路82號旁巷子
  • 免費進場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徐紫珉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