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取自《塹城南寮鄉土寶典》,是南寮土地公、土地婆神像以及前身石像。
南寮土地廟位於南寮漁港旁,斜對著舊漁會大樓,和慈聖宮分立兩邊,一邊保佑在海上滿載而歸,另一邊祈求南寮庄居民和樂、平安。先民墾荒闢地時,為了祈求平安、穀物豐收,因此常會在有顯靈之處,設一土地公廟作為大家的心靈守護者。在鄰近村落中幾乎是一聚落,就祭祀一座土地公廟。南寮庄早期的發展,受限於地理環境,不以農作為主,而是發展漁業及短暫的商港等事業,居民有可能沒有長期居住於此,再加上當地的居民不以土地開發為主,所以一直沒有土地公廟。隨者人口的增加及漁業發展,長期居住的原因,開始有祭祀土地公的需求。
南寮土地廟的肇始不同於一般土地廟。一般是在某處有「神蹟」顯靈,村落之人傳聞之後,相繼前往祭拜。而南寮土地廟特殊之處為,它是南寮庄民主動祈求來的:南寮庄民先以石塊為膜拜的對象,以簡單紅布覆蓋在上,簡陋搭蓋,以避風雨,再置香爐供大家插香。時日一久,信眾日多,經濟環境也改善了許多,才在附近買地蓋起土地廟。另外,蓋廟之時,由石像轉為土地公金身時,常會將石像做法去神性,讓它歸於大自然,成為一般的礦物質,但本廟仍保留著當初尋來的石像,和土地公一起享受南寮庄居民的香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