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為郭晋麟於2019年11月拍攝,是位在新竹南寮的富美宮,供奉蕭潘郭三府王爺為主神。此篇故事由獅伯仔敘述,載於2006年(民國95年)新竹市北區南寮社區發展協會出版的《塹城南寮鄉土寶典》。
獅伯仔(1923─2004年)一輩子都生活在南寮,經歷過日治時期和台灣光復,躲過空襲,也參與過戰爭,對南寮庄的大小公共事務皆瞭若指掌。他時常走跳於廟會,幫忙聯絡野台大戲、法會獅公,幫忙分豬公肉、看管廟產、掃鞭炮屑。回憶起王爺出巡,他說道:「說彼當時,哪有鞋仔可以穿,攏嘛脫赤腳,踏久,腳生一層厚厚的繭,習慣就不覺得痛。」十二、三歲的獅伯仔很愛在庄裡迎接神明,每年王爺出巡,他就去做打雜,跟著隊伍從舊港庄、南仔、舊社庄到浸水庄、港南、港北,再從十塊寮返到南寮。一路上鏗鏗鏘鏘,炮仔聲霹靂啪啦,隊伍最前的報馬仔拿著一面鑼,鏘鏘鏘給另一庄頭的人知道,接駕的廟裡也會有人來搶拍南寮的王爺轎。
庄民們準備香案、水果在自家門前拜拜,還會準備涼水、紅龜粿、草仔粿、米粉炒、肉粽還有菜頭湯、酸菜鴨等等。獅伯仔說,像他們這樣窮人家的小孩,因為平常都吃不飽,所以每逢王爺出巡,庄裡小孩們就趕緊湊過去一家一戶地吃飯。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想偷偷打包食物回去給媽媽、哥哥、妹妹吃,還用花布三角巾,把食物綁在背上,沒想到日頭赤炎炎,只想到要多塞一點,就算晚上迎神隊伍睡在稻田裡,也捨不得卸下背上的三角巾,怕被別人偷走,就這樣背著一堆紅龜粿、草仔粿、肉粽,裹著稻草睡,還不敢亂翻身,怕壓壞了。回到家趕快拿給家人吃,媽媽說食物早已經臭酸掉了,獅伯仔覺得很可惜、很冤枉,放聲大哭。


